首页 >> 教学质量信息 >> 艺术教育发展年度报告 >> 详细内容
 
艺术教育发展年度报告 >> 正文
海南工商职业学院 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 (2016)
日期:2016-11-09 15:43:30  发布人:admin  浏览量:1528

 

 

 

 

 

 

海南工商职业学院

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

2016

 

 

 

 

 

 

 

 

 

 

海南工商职业学院

20161

 


 

 

一、概况

二、学生发展

(一)稳定招生规模,提高生源质量

(二)重视以赛促学,提升学生技术技能水平

(三)推进养优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四)加强学风建设,培育向学笃行学风

(五)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

(六)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新精神与能力

三、教学改革

(一)提升办学条件,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二)调整优化专业结构,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三)加强教风建设,强化教学质量管理

(四)加强专业技能培训,提高教师“双师”素质

(五)发挥技能大赛引领作用,助推师生技能提高

(六)推进国际交流合作,拓宽学生交流渠道

四、政策保障

(一)引导就业服务工作,共促就业质量提升

(二)适应内涵建设要求,加强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三)服务人才培养需求,落实自主招聘政策

五、服务贡献

(一)做好人才培养工作,支持区域行业企业发展

(二)开放办学资源,提供职业培训与职业技能鉴定

(三)鼓励教师服务社会,为社会提供多形式技术支持

(四)吸纳企业入校培训,为企业职工培训提供平台

(五)受上级部门委托,举办琼港青年联谊活动

(六)开展社区服务,助力海口市“双创”工作

六、面临挑战

(一)存在问题

(二)现实挑战

(三)未来展望


一、概况

海南工商职业学院是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坐落在海南明代先贤唐胄创办的养优书院原址——海南四大文化名村之一的海口攀丹村。学院前身为2004年创办的海南万和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104月,教育部批准海南万和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更名为“海南工商职业学院”。20125月,唐胄后人唐捷先生全资受让海南工商职业学院并出任法人代表和董事长。学院秉持“养优”之校训、“自强弘毅”之校风、“立德尚教”之教风、“向学笃行”之学风,坚持“师生为本,人才强校,质量立校,特色兴校,管理优校”办学理念,着力培养优秀之品德、优容之胸怀、优良之习惯、优异之学业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校园环境优美,占地面积532.4亩,建筑面积近21万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5.12亿元,拥有设施先进的实验实训室,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8796万元;图书馆馆舍面积2.49万平方米,纸质藏书51.48万册,电子图书3000GB

 

 

 

 

 

 

 

 

 

 

 

 

 

 

1:海南工商职业学院校园风貌

 

学院还附设医院、幼儿园、小学。

学院办学面向市场,形成了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结构合理、具有鲜明高职高专特色的专业群。现设旅游艺术系、国际商务系、建筑工程系、信息工程系、应用技术系、海洋学院6个教学单位和思政课部、公共课部2个教学部,共开设32个专业,其中,省级重点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3个。另外,还设有唐胄养优文化研究中心、海南省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研究基地(省人文社科基地)。教职员工总数413人,其中,专任教师225人,高级职称教师45人,具有“双师素质”教师144人,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教师82人,海南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1名,海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1名,海南省高校教学名师6名,全国优秀教师2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名。

学院在校生5918多人,生源范围覆盖海南、广东、贵州、云南、甘肃、黑龙江等20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工作连续四年位居全省同类院校前三名。学院设有中高职衔接、“3+2”分段培养的专业以及“专升本”和“专接本”继续教育平台,设有“海南省第84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具备接收外国留学生资格;并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

学院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全面发展、一技多能、特长鲜明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为培养目标,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011年以来,我院学生在省内外各项赛事中取得优异成绩,共获奖217项,其中,获国家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1项、优秀奖和其他奖4,省级一等奖23项、二等奖31项、三等奖87项、优秀奖和其他奖71项。学院连续两年获得“海南五四红旗团委”荣誉称号。

学院依托海南区位和办学体制机制优势,按照国务院“五个对接”要求,坚持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构建多元化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持续推进产教融合与工学结合,强化校内实训,密切校企合作,部分专业与相关单位联合招生和联合培养,拓展并不断深化“订单式”培养,形成招生、教学、实训、就业一条龙和学生毕业即就业完整链条。实施“教学做一体化”和“一系一品”工程,开办系办实体7个,建立校内实训基地45个,与深圳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红树林国际酒店管理公司等数十家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56个,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1个,学子创业工作室12个,在长三角、珠三角等产业密集地区设立就业联络处,搭建毕业生就业联络平台。20082014年,海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公布的毕业生初次就业率,我校连续六年均在92%以上,位居全省高校前列,被省人力资源开发局评为20142015年度毕业生就业良好单位。

二、学生发展

(一)稳定招生规模,提高生源质量

2015 年学院计划招生人数2226人,录取人数为2176人,实际报到人数1894人,报到率为87.04%。招生类别主要分为以高考为基础的考试招生、单独对口考试招生、中高职“3+2分段培养考试招生三种模式;招生地区分布在海南、广东、贵州、甘肃、新疆等15个省(市)自治区,其中海南报到人数1606人,占总报到人数的84.79%。三本线以上录取156人,报到142人(详见表1)。

 

12015年招生相关数据

相关指标

 

相关数据

招生专业

30

录取率

%

97.75

报到率

%

87.04

省内生源所占比例

%

84.79

省外生源所占比例

%

15.21

 

从生源质量上看,2015年我院在各省区(市)招收的高考生源三本线上报到人数占总报到人数的7.50%(详见表2)。

 

22015年三本线以上报到相关数据

 

三本线以上报到人数

报到总数

比例(%

海南省

123

1606

7.66

省外区(市)

19

288

6.60

 

142

1894

7.50

 

(二)重视以赛促学,提升学生技术技能水平

高度重视各级各类职业技能大赛,营造良好氛围,建立工作机制,完善保障措施,以赛促学促教,有效地推动了学院教学改革,提高了学生技术技能水平。仅20142015 学年,我院学生在数学建模、英语比赛、各项职业或技能大赛中成绩显著,共获奖得国家级和省级奖项40余项(详见表3)。

 

3:学院20142015 学年学生职业技能竞赛获奖情况汇总表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类别

参赛学生

获奖级别

获奖等级

获奖日期

1

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专科组

其它

方传聪、王辉丽、张成珠

国家

一等奖

2014.12

2

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专科组

其它

吴奇文、吴漫萍、方其琳

国家

二等奖

2014.12

3

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专科组

其它

焦建波、师延苹、曾梓坪

国家

二等奖

2014.12

4

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专科组

其它

方传聪、王辉丽、张成珠

省级

一等奖

2014.11

5

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专科组

其它

吴奇文、吴漫萍、方其琳

省级

一等奖

2014.11

6

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专科组

其它

焦建波、师延苹、曾梓坪

省级

一等奖

2014.11

7

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专科组

其它

胡飞、肖存君、蔡吉武

省级

三等奖

2014.11

8

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专科组

其它

张发科、李丁财、何小根

省级

三等奖

2014.11

9

2015年海南省高职高专实用英语口语大赛

高职高专

技能大赛

吴雨遥

省级

优秀奖

2015.04

10

2015年海南省高职高专实用英语口语大赛

高职高专

技能大赛

刘文静

省级

优秀奖

2015.04

11

ERP企业经营管理沙盘

技能大赛

田烨、杨梦强、邢文婧、陈春桥、吉训香

省级

二等奖

2014.04

12

ERP企业经营管理沙盘

技能大赛

黄大国、龙小曼、苏丽菊、陈万胜、陈利妹

省级

二等奖

2015.04

13

ERP企业经营管理沙盘

技能大赛

邓小莉、李高盛、吴漫萍、胡海凤、陈清雪

省级

三等奖

2015.04

14

现代物流作业方案设计与实施

技能大赛

叶苏乐、吴吉、吴钟智、薛鑫鑫

省级

三等奖

2015.04

15

深圳市南山区创业

技能大赛

郑子煜

第四名

2015.08

16

2016年海南省技能大赛高职高专组‘环境艺术设计’团体项目

技能大赛

吴清峰、吴瑞妹、王槐铄

省级

二等奖

2015.04

17

2015年海南省技能大赛高职高专组‘环境艺术设计’团体项目

技能大赛

杨岚、黄植寿、杨有平

省级

三等奖

2015.04

18

2015年海南省技能大赛高职高专组‘园林景观设计’团体项目

技能大赛

方加盟、杨超男

省级

三等奖

2015.04

19

2015年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实践组)

其他

杨世荡、陈大浩、王义镜、符致佳

省级

铜奖

2015.09

20

2014年海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其他

陈飞、金刚

省级

三等奖

2015.09

21

海南省2015年高职(专科)职业技能大赛

导游服务

普通话

何俊,马书泽

省级

三等奖

2015.09

22

海南省2016年高职(专科)职业技能大赛

海南旅游

公益广告

廖伟杰;王洋,何应辉

省级

二等奖

2015.09

23

海南省2017年高职(专科)职业技能大赛

航空服务

技能大赛

梁殷殷,梁晨,吴霞,周上翔

省级

三等奖

2015.09

24

海南省职业院校航空服务技能大赛

航空服务

技能大赛

吴霞、周上翔、张欣怡、招冬夏、梁殷殷

省级

二等奖

2015.04

25

海口市首届大学生市场营销大赛“白强选手”称号

大学生市场营销大赛

马亦晗、何俊

市级

称号奖

2014.12

26

2015年海南省高职高专学生实用英语口语大赛

英语口语

大赛

吴雨遥

省级

非专业组

优秀奖

2015.04

27

“电子产品芯片级检测维修与数据恢复”

技能大赛

李圣豪、周成喜

省级

三等奖

2015.04

28

“泛珠三角大学生计算机作品赛海南赛区竞赛”暨“酷秀杯”海南省大学生计算机作品赛

其他

陶鑫、冯凯、郑元富

省级

一等奖

2015.06

29

2015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海南赛区

其他

李林洲、王任守、吴维清

省级

三等奖

2015.08

30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技能大赛

陈兴伟

省级

三等奖

2015.04

31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技能大赛

陈发奋

省级

三等奖

2015.04

32

“泛珠三角大学生计算机作品赛海南赛区竞赛”暨“酷秀杯”海南省大学生计算机作品赛

其它

朱玉霞、凌丽坤

省级

三等奖

2015.06

33

私人订制工艺用品

的设计与打印

其它

游昌卫、李德锦、黄琪

省级

三等奖

2015.06

34

计算机网络

技能比赛

颜仁岸、黄鹤文、林升国

省级

二等奖

2015.06

35

汽车营销

 

孙文全

个人项目

三等奖

2015.08

36

技能大赛

汽车故障诊断

许天思、唐钰稀、梁洪铭

省级

三等奖

2015.08

37

技能大赛

汽车电气系统检修

林师锋、陈发辉、胡建强

省级

三等奖

2015.08

38

技能大赛

汽车自动变速器
拆装与检修

许天思、唐钰稀、梁洪铭

省级

三等奖

2015.08

39

技能大赛

汽车营销

陈路

省级

三等奖

2015.08

40

技能大赛

汽车检测与维修
综合成绩

许天思、唐钰稀、梁洪铭

省级

三等奖

2015.08

 

(三)推进养优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学院秉承“养优”校训,充分发挥养优文化这一本土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开发校本课程,把养优文化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相融合,将“养优文化”作为一门公共必修课程(16课时)正式纳入《2015级人才培养方案》,纳入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由学院教师编写的《唐胄养优文化读本》和《唐胄养优文化研究资料选编》(详见图3)走进课堂;本学期在201513个班级已经开课。由我院申请成立的海南省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研究基地获得海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批复同意(详见图4)。

 

2:养优文化长廊

 

 

3:由学院教师编写的《唐胄养优文化读本》和《唐胄养优文化研究资料选编》

 

4:我院申请成立的海南省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研究基地获得省社科联批复同意

 

2015年我院以养优为灵魂,统筹校园文化活动,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养优文化系列活动,如以“践行核心价值观 争当养优之星”为主题教育的评选活动、“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世界观,努力争做合格的当代大学生”主题演讲,把养优精神渗透到校园文化活动之中。历时半年的首届“养优之星”评选活动,定位于“养优学子,感动校园”,用最真实的口吻说出最感人的故事,经过层层推荐和多次评审,通过举办候选人先进事迹报告会、学习讨论会、主题班会、征文比赛等多项活动,广泛宣传了我们身边的先进人物代表,着眼于发现平凡的英雄,更多关注各班的同学们,评出“养心之星、养智之星、养毅之星、养业之星、养身之星”五大类,致力于从平凡人、平凡事中发现感人至深的精神世界,挖掘催人奋进的精神力量,弘扬养优育人的文化内涵,树立工商学子的先进典型。

 

5:我院在学生中举办“养优之星”评选活动,同学们推选出了自己身边的榜样

 

 

 

 

 

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讲座

 

(四)加强学风建设,培育向学笃行学风

学风状况标志着一所学校的办学水平。学风建设是内涵发展的重要内容,学院一以贯之地推进学院建设,努力培育“向学笃行”的优良学风。20149月,学院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两整一规活动月”专项活动(“两整一规”为:整治课堂教学秩序、整塑学生形象、规范教师课堂行为),专项整治课堂教学秩序、整塑学生形象、规范教师课堂行为,活动效果明显,学生到课率明显提升、学生课堂不文明行为明显减少,其中“无手机课堂”、“我要上自习”等活动,使同学们纷纷远离手机、聚焦课堂,课余时间主动到自习室学习,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风气与校园环境。

7:“两整一规活动月”情况通报

 

8:“无手机课堂活动”

2015年,我院以“强化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为主题,开展教风学风建设活动,通过召开以“明确人生目标,为美好人生而学习”主题班会的形式动员全体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指导学生制定人生规划与学习计划;以院系为单位,开展一系列针对专业学习的学风建设活动,如:专业老师微型讲座、“学霸说法”、“传经授道,携手并进”学习经验交流会、“我和你们一样 却又不太一样”主题演讲、专业技能竞赛、专业社团活动等,帮助学生提高了学习积极性,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课堂氛围愈加活跃,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9:我院建筑工程系工程管理、建筑技术教研室专业微型讲座

 

(五)强化服务,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

1.毕业生就业率

我院2014届毕业生1883人,其中落实就业1693人(签订就业协议书就业),就业率为89.91%2015届毕业生1627人,其中落实就业1487人(签订就业协议书就业),就业率为91.4%(详见表4),在海南省人力资源开发局开展的全省20142015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检查评估中,被评为良好单位(详见图10)。

 

420142015届毕业生就业率

年份

人数

就业(人)

待就业(人)

就业率

2014

1883

1693

190

89.91%

2015

1627

1487

140

91.4%

 

 

10:《海南省人力资源开发局关于全省2014-2015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检查评估结果的通报》

 

 2.月收入

我院2014届毕业生1883人,发放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表(毕业生填写、用人单位填写)各1883份,签订就业协议书就业1693人,共收回调查表564份;2015届毕业生1627人,发放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表(毕业生填写、用人单位填写)各1627份,签订就业协议书就业1487人,共收回调查表721份。根据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表(毕业生填写)反馈的薪酬,计算得出2014届、2015届毕业生薪酬水平情况,近两届毕业生的薪酬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详见图11)。

 

112014届、2015届毕业生薪酬水平发展趋势

 

3.专业相关度

根据我院对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表(毕业生填写)的统计数据,2015届毕业生中有20.53%的毕业生表示工作岗位与专业完全对口;24.69%的毕业生表示比较对口;24.13%的毕业生表示基本对口;30.65%的毕业生表示不对口(详见图12)。

122015届毕业生专业对口度分析

4.母校满意度

2015届毕业生母校满意度调查,有721人给予反馈意见,其中16.64%的毕业生对母校表示非常满意;63.38%的毕业生对母校表示满意;8.74%的毕业生对母校表示基本满意;11.23%的毕业生对母校表示不满意(详见图13)。

132015届毕业生对母校满意度分析

5.雇主满意度

根据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表(用人单位填写),有2014564名毕业生、2015721名毕业生给予了反馈意见,计算得出用人单位对我院2014届、2015届毕业生满意度情况(详见图14)。

14用人单位对2014届、2015届毕业生满意度反馈

 

我院2014届、2015届毕业生在海口晨升软件科技有限公司、海南我房地产顾问有限公司两家企业就业人数近百人,企业对我院毕业生综合素质非常满意,2015年两家企业先后赠送我院锦旗(详见图15),希望今后可以长期合作,同时希望我院可以为企业培养和输送更多高素质的人才。

15:用人单位赠送我院锦旗

 

6.专业大类月收入

根据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表(毕业生填写)反馈的信息,2014届、2015届毕业生从事的专业大类平均月收入有所提高(详见表5)。

 

5主要专业大类2014届、2015届月收入

 

专业大类月收入

单位

2014

2015

1

旅游大类

1886

2380

2

财经大类

1978

2490

3

土建大类

1985

2680

4

电子信息大类

1936

2215

5

交通运输大类

2860

3320

6

生化与药品大类

1902

2230

7

艺术设计传媒大类

2050

2312

8

制造大类

1920

2400

(六)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新精神与能力

我院积极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国家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构建了“课程覆盖,大赛引领,孵化提升”的创新创业教育总体思路,修改人才培养方案,增设创新创业课程模块,设置8学分创新创业学分,取得了显著成效。

20143月,海南工商职业学院创业学院正式成立,聘请专业人士进行管理和指导。自2014311日我院大学生自主创业活动正式启动以来,共举办讲座和报告会10余场,宣讲会8场,比赛5场,参与人数达到4000余人次。

20146月创业学院引进浙江广昭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学子创业工作室”,为创业学生在电子商务方面提供更多的指导和服务,并改造学子创业工作室工作场馆面积300平方米。“学子创业工作室”成立之初,便有7个团队入驻工作室,浙江广昭科技有限公司常年派驻一名工程师对团队进行指导,大三学生一毕业,便对团队人员进行更新。

201412月,学院与海口市创业就业协会签订合同,联手打造海南工商创业孵化基地。为创新体制机制,完善组织组织和服务平台,凝心聚力发挥基地实践教学、项目孵化、创业辅导、人才培养的作用。2015515日,学院印发了《海南工商创业孵化基地管理办法》,办法明确了基地创办的宗旨、组织机构及职责、功能、入驻条件和程序等。2015630 日,“海南工商创业孵化基地”举行揭牌仪式(详见图17),基地现有场地面积1500多平米,引进20名实体企业导师,搭建组织架构,制定工作机制,累计校外入驻项目32个,我院学生入驻项目11个(详见表6)。基地已辐射省内主要高校,并且开始带动我院的创新创业教育,本学期基地已为我院学生做了三场大型创新创业报告会,参与学生达6000多人次。截止目前已孵化创业团队负责人2013级国际贸易专业学子张鑫,创办的天天快递、电子产品体验店、驾校培训三个项目,共创下了年销售额27万元、利润约4.6万元的佳绩。2013级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学子林友森,创办自动售货机创业项目,年纯收入能达20万左右的佳绩。2013级电子商务专业学子陈运新,2014年创办的温泉鱼疗吧(三亚),创下年销售额10多万元的佳绩。2012级建筑工程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学子熊涛,20148月在海南师范大学附近创办实体面馆,年利润10万余元。2013级工程监理专业学子符德新,创办小米手机销售和圆通快递(国兴网店)两个项目,3个月共获得利润13万元左右。今年,我院创新创业工作将加大力度,做好项目储备、项目推介、项目审核、项目指导等方面的工作,把校内项目孵化和校外企业指导有机结合,力争有新的突破。省内主流媒体对我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也非常关注,自2014年至今,《中国经济网》、《海南日报》、《海口晚报》等主流媒体以及海南电视台多个频道专题报道多达7次,在社会各界影响广泛。

162013级国际贸易专业创业学子张鑫

 

 

 

6 :海南工商创业孵化基地学生创业项目入驻情况

序号

项目名称

负责人

专业班级

备注

1

海南新饮力咨询有限公司

崔乃中

2013级人力资源管理3

通过评审,已入驻

2

公文写作网

邝胜吉

2013级人力资源管理3

通过评审,已入驻

3

巴渝川串香

吴浦玉

2014级国际经济与贸易1

通过评审,已入驻

4

校园服务平台

 

2014级电子商务1

通过评审,已入驻

5

海南绿色产品营销

伍世宏

2014级建筑设计技术1

通过评审,已入驻

6

大学生文化纪念品

戚青红

2014级会计3

通过评审,已入驻

7

蓝店快递代收发

农进才

2014级建筑工程造价6

通过评审,已入驻

8

青果凉

 

2013级建筑设计技术1

通过评审,正办理相关入驻手续

9

澄迈中学自动售货机

林友森

2013级电气自动化2

通过评审,正办理相关入驻手续

10

畅游海口驴友会所

杨世荡

2014级建筑设计技术1

通过评审,正办理相关入驻手续

11

广告推广

 

2013计算机应用技术1

通过评审,正办理相关入驻手续

说明:目前有11个学生创业项目通过专家评审,已有7个项目先后办理相关入驻手续正式入驻基地,其余4个项目正在办理相关入驻手续准备入驻。

 

 

 

 

 

7:海南工商创业孵化基地社会企业入驻情况

序号

单位名称

负责人

备注

1

海南金豆儿童教育有限公司

白瑜珠

已签署入驻协议,正式入驻基地

2

海南兴博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已签署入驻协议,正式入驻基地

3

海口英格传媒有限公司

高英俊

已签署入驻协议,正式入驻基地

4

海口广知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帅媛媛

已签署入驻协议,正式入驻基地

5

海口云鹿科技有限公司

 

已签署入驻协议,正式入驻基地

6

海口世纪龙腾实业有限公司

 

已签署入驻协议,正式入驻基地

7

海南半步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王子恒

已签署入驻协议,正式入驻基地

8

海南恒远泰投资理财有限公司

 

已签署入驻协议,尚未入驻基地

9

海南响当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赵光磊

已签署入驻协议,尚未入驻基地

10

海南优鲜果业有限公司

 

已签署入驻协议,尚未入驻基地

11

海南翔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已签署入驻协议,尚未入驻基地

说明:目前有11家企业签署入驻协议,其中有7家企业已经正式入驻基地,其余4家由于自身原因提出入驻时间延后。另有多家企业有入驻意向但尚未签署入驻协议。

172015630日海南工商创业孵化基地揭牌仪式

我院通过举办“我要创业”演讲比赛、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赛、“挑战杯”、海口市大学生市场营销大赛、海南省创新创业大赛等大学生创新创业类竞赛活动,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在海南省创新创业大赛中,我院有8个参赛团队入围百强项目;在海口市大学生市场营销大赛中连续两届获得“最佳组织奖”;在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海南赛区大赛上获得“实践组”铜奖(详见图18)。20159月,团中央调研员到我院调研创新创业工作,对孵化基地建设给予了高度评价(详见图19)。

 

18:我院学生团队在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海南赛区竞赛上获得“实践组”铜奖

 

 

 

1920159月团中央调研员到我院调研创新创业工作

 

以大学生张鑫创业故事为蓝本拍摄的微电影《创·梦》在学生中已引起强烈反响,有力推动了创新创业热潮。

 

20 :微电影《创·梦》拍摄剪影

 

三、教学改革

(一)提升办学条件,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1.满足人才培养需要,提高经费使用效率

20142015学年,学院办学总收入7073.67万元(详见表8、图21)。经费使用结合学院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开展实际业务,加强内控管理,提高经费使用效率,节约办学开支,全年经费总支出9396.21万元,其中,教学设备采购1152万元,日常教学经费1645.26万元,做到了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详见表9、图22)。

 

8:学院经费收入(万元)

学院总收入

其中

学费收入

财政经常性

补助收入

中央、地方

财政专项投入

社会捐赠

其他收入

7,073.67

4,500.99

423.61

260.87

8

1,880.20

 

 

 

 

 

 

 

 


21 :学院收入情况比例图

 

 

 

9 :学院经费支出(万元)

学校

总支出

基础设施建设

设备采购

日常教学经费

教学改革及研究

师资

建设

图书

购置费

其它支出总额

合计

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

9396.21

258.56

1152

799.64

1645.26

562.48

64.73

287.50

5425.68

 

22:学院支出情况比例图

 

2.改善教学条件,提升教学服务水平

1)教学仪器设备

学院现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206万元,当年新增资产值1152万元,网络多媒体教室38间,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5417元,百名学生配备教学用计算机36台。学院私有云平台和40G网络出口平台的建成以及“正方现代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实现了教学管理科学化和规范化。

2)校内实训基地

学院现有实验实训场所总面积190007个系办企业实体,院内实训基地45个,开展基础实验、专业演练、模拟仿真、实训实习、创新制作等多样教学实践活动。投资8409.81万元,于2013年建成的新实训大楼已投入使用,在建设水准上,做到设施、技术、工艺十年不落后,校内实践条件满足实践教学要求。

汽车专业校内实训基地由我院与资深汽车维修企业于20158月共同建设而成,占地面积约500平方米(详见图23)。基地包含了汽车维修实训教学的所有功能区域,通过将实训教学与实际保养维修作业深度紧密融合,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为汽车专业学生顶岗实习提供支持。

 

23 20158月新建成的汽车实训基地

 

 

我院海洋学院立足海洋科研力量优势,为构建产学研一体化教学模式,建立了微细藻类规模化培养的科研基地。该藻类应用广泛,可用于食品、药品、保健品等等,其提取物安全、绿色,是现今最强的抗氧化剂。该藻类培养技术的应用在全球屈指可数,在海南这种热带地区更是寥寥无几。而海洋学院引进专业人才,致力于纯化适合海南特有气候的藻种,然后进行室外规模化培养。该科研项目的成功,将意味着不仅开创了海南省高附加价值微藻类规模化培养技术的先河,更是造福于全人类的绿色工程。该科研基地分为室内超净实验室和室外规模化培养基地,总占地面积2000。我院期待将开发出来的技术转化为高科技实体企业,为相关专业教师提供一个产学研一体化科研平台,同时为相关专业学生提供实训实习基地。

 

24:海洋学院室内超净实验室

 

25:海洋学院室外规模化培养基地

3)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学院以移动通信技术、会计、建筑装饰工程技术、旅游管理等重点专业群为龙头,与大企业联手,在互惠双赢的基础上,建立了56家共享型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签订了校企共建协议书,共接收实习学生2417人次,其中顶岗实习1858人。

26:海马集团校外实训基地

 

27:我院与捷诚装饰工程集团公司校企合作揭牌仪式

 

(二)调整优化专业结构,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1.专业布局与地方经济和产业发展紧密衔接

我院结合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和自身发展定位,加快了专业结构调整和更新的步伐,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和布局。截止20159月,现有专科专业32个,招生专业30个,涵盖移动通讯、电气自动化、计算机、建筑工程、金融管理、旅游与酒店管理、制药与食品开发、汽车维修与营销、海洋资源开发及水产品加工等九大应用技术门类。其中,省级特色专业3个,院级重点建设专业5个,新兴专业有3D打印、老年服务与管理和海洋及水产品开发技术等专业。其中,对接海南省“12+1”个重点产业的专业共有24个(详见表10)。

 

 

 

 

10:学院对接海南省“12+1”个重点产业的专业

产业名称

专业名称

旅游产业

旅游管理

旅游服务与管理(高铁乘务方向)

酒店管理

互联网产业

电子商务

医疗健康产业

老年服务与管理

金融保险产业

会计

财务管理

国际经济与贸易

现代物流业

物流管理

医药产业

药物制剂技术

房地产业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

建筑工程技术

建筑设计技术

工程监理

工程造价

环境艺术设计

房地产经营与评估

建筑电气工程技术

高新技术、教育、文化、

体育产业

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3D打印技术)

计算机应用技术

移动通信技术

电脑艺术设计

舞蹈表演(舞蹈编导方向)

海洋产业

食品加工技术(水产品深加工方向)

 

2.适时调整专业结构以适应行业发展趋势和需求

对接海南省产业发展需求,2014年我院增设舞蹈表演(舞蹈编导方向)和食品加工技术(水产品深加工方向)两个新专业。2015年新增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增材制造)专业、通信工程设计与监理专业、汽车改装技术专业、水产养殖技术专业、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市场营销专业六个新专业。其中,水产养殖技术专业适应了海南作为海洋大省的社会经济和人才需求,也符合海南高校专业的布局,形成以“工学结合”为基础,以“教、学、做、用”相结合为特色的课程体系;参照企业生产的典型工作任务设计课内实训项目,将课堂教学与课内实训有机结合,以实现校内生产性实训。通信工程设计及监理专业与中兴通讯进行校企深度合作,中兴通讯通过加大实训设备的投入、选派企业最优秀的讲师到学院授课、免费为学院培养专业老师,指导学生通过NC认证等,为专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新专业的申报准备工作中,聘请企业方领导与行业专家组成专业指导委员会,对学院的教学工作进行指导,及时对行业发展动态及趋势进行交流,推动产学结合、校企共同发展。2015年聘请11位行业企业代表为我院2015年新申报专业材料进行论证。

结合专业招生情况和市场需求,针对不符合经济发展和行业需求的专业进行停(缓)招,拟停招播音与主持专业,缓招电脑艺术专业和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

3.校企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1)拓展校企合作空间,建立校外实训基地

截止20159月,学院先后与深圳中兴通讯公司、海口观澜湖酒店、海南泓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海南椰派文化投资有限公司、海南正元建筑工程公司、用友新道科技有限公司等56家企业签订校企共建合作协议,涵盖了我院所有专业。

2)搭建平台,实现校企合作深度融合

我院信息工程系的省级特色专业“移动通信技术”依托中兴通信公司办学,深度合作,2009年共同建设了海南省第一家NC 学院“海南工商—中兴通讯NC 学院”,双方共同制订定向委托培养方案,开展定向委托培养。经过不断总结发展,2015年达成新共识:一是校企共设管理委员会,共管NC学院;二是校企共建特色实验(实训)教学示范中心,20158月,我院的移动通信实训教学示范中心评选为第二批海南省高校特色实验(实训)教学示范中心项目,校企按照1:1配套投资建设;三是中兴通讯为我院承办2016年全省技能大赛4G全网建设技术赛项提供技术和人力物力支持;四是2015年选派工程师参与学院核心课程教学

28:我院与中兴通信公司就校企共建“移动通信实训教学示范中心”进行深度探讨

3)依托系办企业实体,探索工学深度融合培养模式

我院建筑工程系依托“海口海商苑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海商苑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两个系办企业实体,进行了“专业实体化”工学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形成了以人才培养质量为首位,兼顾经济效益的运行机制。目前,两个系办企业实体是由系部教师以及应届毕业生、实习生构成,对外承揽装饰工程量近700万元,接收教师顶岗培训9人次,接收学生现场认知性实习和顶岗实习1200人次,完成设计图纸数百张。

4)实境育人,实现工学交替的教育模式

我院应用技术系通过加盟全国知名北京“靓车会”汽车美容服务企业,成立了“海南工商职业学院(靓车会)汽车美容加盟店”,建筑面积达300多平方米。学生负责特定的工作岗位,训练实战能力,并以工作业绩作为能力考核的方式(详见图29)。该系从服务经济发展的需要出发,在国内高校中率先开设了“汽车用品营销”课程,编著出版第一本“汽车用品营销”课程教材。与海南嘉华集团、海马汽车、海口成杰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海南共赢未来培训咨询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了实质性合作,吸纳企业高端人才建立了“汽车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促进汽车专业群的发展。在与海马汽车集团的合作中,一方面学生可以到海马汽车制造厂进行工学交替的生产性实习,另一方面海马汽车还无偿赠送给我院6辆不同型号汽车作为实训教学用车。

29:我院学生在“靓车会”汽车美容加盟店进行实践操作

(三)加强教风建设,强化教学质量管理

1.标本兼治,深化教风建设

为进一步推动我院的教风学风建设,学院围绕密切师生关系、改革教学方式、用心备课、增强课堂互动四方面开展了教风建设系列活动。一是针对海洋学院和应用技术系教风学风建设开展专题调研活动,形成有价值的调研报告;二是组织全院教师召开教风学风经验交流会,部门、教师、辅导员代表分享了教风学风工作经验,关文信院长做了《守护教育本真,服务学生发展,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讲话;三是举办了2场关于四种教学方式方法的培训讲座;四是开展为期两个月的教风学风建设活动月系列活动,并组织开展公开示范课、说课和教案评比活动。

2.加大教学管理力度,教学检查常抓不懈

一是坚持教学检查日日有抽查有反馈、周周有汇总有反馈。对不同教学场地全面抽查;二是期中、期末对各教学单位教学工作进行了全面检查,有效推动了学生到课率的稳步提升,进一步推动了教风学风建设;三是坚持院领导听课、巡课制度,定期召开教学会议,研究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四是强化教学督导工作,突出导的作用,突出年轻教师。

(四)加强专业技能培训,提高教师“双师”素质

1.扩大规模,优化结构

截止20159月,学院教师总数287人,其中专任教师225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45人,占20%;中级职称68人,占30.22%;初级职称53人,占23.56%(详见表12);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82人,占36.44%;“双师素质”教师144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64%(详见表13);校内兼课教师10人,校外兼职教师23人,校外兼课教师29人(详见表14);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名,海南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1名,海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1名,海南省高校教学名师6名,全国优秀教师2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名。

 

11: 20159月与20149月教师队伍概况对比表

时间

学院教师总数

专任教师人数

高级职称教师人数

中级职称教师人数

初级职称教师人数

硕士以上学历人数

“双师”素质教师人数

20149

316

209

42

62

63

83

133

20159

287

225

45

68

53

84

144

同比增长比例

-9.1%

7.6%

7.1%

9.6%

15.8%

1.2%

8.2%

从上表可得出,我院专任教师队伍规模有所增加,基本满足学院发展在规模上的需求;二是我院教师队伍结构逐步优化,高层次人才和“双师型”教师的比例有所提高。

 

12: 2014-2015学年海南工商职业学院专任教师职称结构表

校内专任教师人数

职称结构

双师素质

高级

中级

初级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225

45

20

68

30.22

53

23.56

144

64

 

 

 

132014-2015学年海南工商职业学院专任教师学历结构表

专任教师人数

学历结构

45岁以下教师中具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情况

大学

硕士研究生

博士研究生

青年教师人数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教师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225

140

62.22

78

34.67

4

1.78

179

74

41.34

 

14: 2014-2015学年海南工商职业学院教师比例分析表

教师总人数

校内专任教师

校内兼课教师

校外兼职教师

校外兼课教师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287

225

78.4

10

3.48

23

8.01

29

10.1

2.师德为要,多途径提升专业化水平

为加强教师师德教育,学院于2014-2015年下学期在全院范围内开展“践行核心价值观,做最美海工商人”主题教育活动。通过经验交流会、演讲比赛等活动,提高了广大教职员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良好道德风尚,进一步激励教职员工更好地投入到建设“养优秀之品德、优容之胸怀、优良之习惯、优异之学业”的事业中去,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院又快又好发展贡献力量。

30:学院领导为七名“践行核心价值观最美海工商人”先进典型颁发证书

 

为提高新入职教职员工的师德修养和教育教学能力,使之尽快适应新岗位工作要求,学院每年秋季学期开学,对新入职的教职员工开展培训工作。

15:新入职教职工的培训情况统计表

序号

培训的内容

次数

时长

人次

1

认识教师职业与教育事业

2

2小时

170人次

2

职业教育的特点

2

1小时

170人次

3

好课标准

2

1.5小时

170人次

4

课堂行为规范(青年教师如何过好教学关)

2

1.5小时

170人次

5

爱岗敬业

2

1.5小时

170人次

6

服务礼仪规范

2

1.5小时

130人次

7

教学管理制度

人事处管理制度

财务管理制度

2

3小时

130人次

针对在职教师,我院也积极利用资源,组织培训和交流。

 

16:在职教师培训统计表

序号

时间

培训内容

次数

时长

人次

备注

1

20148-9

20159-10

全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

 

2

12

75人次

 

2

20147-8

20157-9

高等职业教育国家级培训

2

2个月

13人次

国家扶持

3

201510-12

国家行政学院组织的远程网络培训

1

1个月

180人次

 

4

2015-2016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进修

1

9个月

1人次

国家扶持

5

2015年分批次

思政形势与政策开课培训

4

4

7人次

 

 

我院专任教师人均企业实践时间从201414.42天提升到201516.22天;企业兼职教师专业课课时占比从201412.83天提升到201513.27天。2015年暑假,我院17名教师完成暑假锻炼实习工作(详见表17)。

17:教师暑期挂职锻炼情况汇总表

序号

所属系部

姓名

挂职单位名称

挂职时间

考核总评成绩

挂职时间

1

建筑工程系

刘名俊

南方测绘

7.18-8.30

91

1个月8

2

旅游艺术系

 

海南迎宾馆

7.20-8.21

95

1个月

3

旅游艺术系

周小梅

海南快乐商旅公务有限公司

7.6-7.31

92

20

4

应用技术系

 

易达汽车维修厂

7.20-8.21

92

1个月

5

信息工程系

李仕友

海口逸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7.15-8.15

91

1个月

6

建筑工程系

郭海霞

海南星河公关顾问有限公司

7.18-8.31

89

1个月9

7

旅游艺术系

 

海口恒义信实业有限公司

7.20-8.21

91

1个月

8

旅游艺术系

梅雅雯

海口津冶华丰置业有限公司

7.10-8.11

89

1个月

9

海洋学院

张玉霞

海南鲜立得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7.20-8.26

98

1个月4

10

海洋学院

黎渊珠

海南鲜立得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7.20-8.26

98

1个月4

11

旅游艺术系

刘振春

海南捷能特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7.20-8.21

93

1个月

12

海洋学院

李定国

海南森祺制药有限公司

7.10-8.30

95

1个月15

13

建筑工程系

林海燕

文昌恒盛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7.19-8.25

93

1个月4

14

旅游艺术系

曲元媛

青岛中达化纤有限公司

7.23-8.24

93

1个月

15

旅游艺术系

李美萍

桂林香江大饭店有限责任公司

7.20-8.21

85

1个月

16

旅游艺术系

 

湖南省中国旅行社总社

7.20-8.20

95

1个月

17

国际商务系

 

金泽工贸

7.27-7.29

95

3

 

(五)发挥技能大赛引领作用,助推师生技能提高

1.积极组织教师参加教学竞赛

组织教师参加比赛3项,共获得省级奖项6个,其中,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优秀奖3项。包括海南省第一届外语教师微课大赛省级三等奖1项、省级优秀奖2项;2015年度海南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省级二等奖1项,省级优秀奖1项;2015年海南省第二十二届教育教学信息化评比省级三等奖1项。

2.精心组织学生参加职业技能比赛

学生参与各级各类技能大赛共获省级以上奖项34项,其中2014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我院取得了高职专科组国家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省一等奖3项、三等奖2项。赛前,数学教研室通过创建QQ群与学生搭建交流平台,6位老师利用课余时间及暑假时间,精心准备了6个数学建模培训模块教案,对学生进行系统培训;充分考虑学生的现有基础与接受能力,通过多媒体进行多种培训模式的尝试;经过师生的不懈努力,在比赛中不但拔得海南省内专科院校之头筹,更是省内同类院校在该项竞赛中取得的前所未有的优异成绩,实现历史性突破。此外,2015年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得21个奖项,其中二等奖4项,三等奖15项,优秀奖2项;2015年泛珠三角大学生计算机作品赛暨“酷秀杯”海南省大学生计算机作品赛获得了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2015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海南赛区“安诚讯飞杯”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

3.承办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ERP沙盘赛项

2015年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ERP沙盘赛项在拥有“全省最大ERP实训室”美称的我院ERP实训室进行,是我省举办ERP企业经营管理沙盘大赛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

 

312015年海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之ERP企业经营管理沙盘大赛在我院拉开战幕

(六)推进国际交流合作,拓宽学生交流渠道

与韩国极东大学和台湾首府大学开展院校合作。20156月,我院首批两名交换生在韩国极东大学学业期满,并获得 “韩国语教育院结业证”,顺利回国;经过筛选,第二批两名交换生将于20168月前往极东大学进行学习。于20152月与台湾首府大学签订交流合作协议书,我院将于20162月派2名学生作为首批交换生前往台湾进行一学期的学习。

四、政策保障

(一)引导就业服务工作,共促就业质量提升

根据海南省财政厅和海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海南省就业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琼财社〔20121848号)规定,我院2015年共举办2场校园招聘会,共享受财政补贴16000元(8000/场)。

根据《海南省人力资源开发局关于做好海南省2015届高校毕业生求职补贴发放工作的通知》(琼人发〔201570号)精神,我院共有215名毕业生成功申请政府财政拨付的1500/人的求职补贴,共计322500元。

(二)适应内涵建设要求,加强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海南省委、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实施意见》,促进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2014年海南省教育厅启动了中高职五年制连读试点工作。我院试点项目有2个:海南工商职业学院海洋学院《药品生产技术专业(原药物制剂技术专业)》与海南省高级技工学校《生物制药专业》联合开办中高职五年制连读试点;海南工商职业学院建工系《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与海南商业学校《房地产营销与管理》联合开办中高职五年制连读试点。

(三)服务人才培养需求,落实自主招聘政策

我院采取自主招聘的形式引进教职员工,分为线上、线下两种招聘方式。线上招聘通过将学院年度人才需求招聘计划挂海南工商职业学院官网人事处专栏公示,同时委托四家招聘网站进行人才招聘。线下招聘主要通过在省内高校就业供需会、毕业生交流会上进行学院介绍,并在现场为应聘者安排初步面试。通过两种招聘渠道共接收网络简历约4500份,其中学院官方邮箱接收网络简历约3100份,合作网站接收网络简历约1400份;纸质简历约350份,入职教职工共126人。

 

 

 

 

 

 

 

 

 

 

 

32:我院线上、线下自主招聘

 

五、服务贡献

(一)做好人才培养工作,支持区域行业企业发展

我院已就业的16932015届毕业生,主要职业类包括房地产/建筑业、IT/通信/电子/互联网、金融业、酒店/旅游/会展、生产/加工/制造、交通/运输/物流/仓储、农///渔等。在2015届毕业生中,在本地市就业的1081人,占72.69%,在本省市就业的1291人,占86.81%,到中小微企业等基层服务的占97.79%,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人才服务。

(二)开放办学资源,提供职业培训与职业技能鉴定

学院设有海南省第84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现考核工种达55种;拥有高级考评员2 名,考评员26名,初步形成了自己的考评员队伍。学院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开展公共营养师、汽车修理工、化学检验工、前厅服务员等20余项工种职业技能鉴定,与海南省民政厅开展会计从业资格技能鉴定,与海南省注册建设厅开展造价员、监理员、施工员等十余项建设岗位管理职业技能鉴定。2014-2015 学年,学院借助优越地理位置和良好办学条件,将办学资源向社会开放,鉴定社会人员职业技能416人次,在校生2429人次,取得良好社会效益。

(三)鼓励教师服务社会,为社会提供多形式技术支持

学院积极鼓励教师参与社会服务和技术研发,为社会提供多种形式技术支持。建筑工程系教师团队承担了兆皇酒店临高连锁快捷酒店设计装修项目,部分教师到多家建筑企业开展竣工验收和建筑设计等服务。海洋学院教师薛梅被聘为食品营养师高级考评员,参与食品营养师培训和考评。信息工程系教师李仕友参与多家单位网站建设,为电视台、交管系统等单位提供了栏目包装、晚会策划、专题片制作等服务。

(四)吸纳企业入校培训,为企业职工提供培训平台

2014年的基础上,学院扎实推进企业培训。201583日至21日,承接了南方电网海南电网公司275名新入职员工培训。培训期间遭遇了“威马逊”台风,自然灾害并没有影响培训服务质量,培训圆满结束后南方电网海南分公司赠送了一枚锦旗表示对此次培训的满意,并签署协议希望长期合作(详见图33)。

 

33:南方电网海南分公司赠送我院锦旗

 

2015年,我院圆满承办了为期5天的中共白沙县委统战部“践行与党同心同向同行”培训(详见图34)。该培训的对象为来白沙县统战、工商联机关干部,统战委员,党外代表人士,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等50余人,主要讲解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企业社会责任、工业4.0、海南区域经济发展等内容,受到了主办单位及培训班成员的一致好评。

34:我院承办白沙县委统战部“践行与党同心同向同行”培训

 

(五)受上级部门委托,举办琼港青年联谊活动

20158月,我院受上级有关单位委托,成功举办为期7天的首届琼港青年“青春同行”夏令营活动,有来自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公开大学、香港浸会大学等多所高校的30名港籍大学生和海南各高校的10名大学生参与(详见图35)。活动期间,琼港青年同吃、同住、同游、同行、同乐,互助友爱,促进了琼港两地青年加强了沟通交流,增进情谊,进一步扩大视野,更使香港青年感受到了祖国大陆改革发展的巨大成就,增强其对国家、民族、文化、心里认同。期间夏令营成员赴上海参加复旦大学举办的大学生联谊活动,得到了上海市委统战部和海南省委统战部的表扬和高度评价。

 

 

35:我院成功举办首届琼港青年“青春同行”夏令营活动

 

(六)开展社区服务,助力海口市“双创”工作

我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和新青年爱心协会志愿者积极参加各类志愿者服务活动,今年五月,我院新青年爱心协会被共青团海口市美兰区委员会授予“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同时被共青团海口市琼山区委员会授予“琼山区青年志愿服务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157月开始,我院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紧密结合我校实际,开展创建“平安文明校园、美丽卫生校园”活动。活动期间,学生打扫宿舍卫生,清理校园卫生死角,清除校园周边的“牛皮鲜”广告,并利用课余时间深入居民小区以快闪、调查问卷等方式宣传“双创”知识。我院学生志愿者1000余人次,分组分时段到市内各公交车站引导乘客有序候车和文明上下车,到十字路口进行文明交通劝导服务,到网吧劝阻未成年人进入网吧。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得到了市区领导的高度赞扬。

36:我院青年志愿者开展义务劳动

37:我院“双创”快闪宣传队进社区

 

六、面临挑战

(一)存在问题

1.学院办学条件日趋完备,但可持续发展空间尚待开发。

2.发展定位较为清楚,但职教办学特色尚不突出。

3.专业建设优势初现,但职业教育品牌尚未形成,特色专业和专业群建设水平尚未达到应有高度。

4.师资队伍逐渐成型,但基本规模仍需扩大,整体素质亟待提高,特别是加快培养职业属性鲜明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有待培育。

5.社会评价日渐提高,但社会服务能力多有不足,主动为海南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尚需进一步增强。

(二)现实挑战

1.面临正确把握职业教育发展走向,不断充实职业教育新内涵的挑战。

2.面临牢牢抓住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历史性机遇,不断强化自身发展功能的挑战。

3.面临紧紧盯住国际旅游岛建设目标,找准自身发展定位的挑战。

(三)未来展望

在国家大力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我院将继续坚持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围绕教育教学中心工作,从以下几个方面重点突破,集中攻关:

1.以就业为导向,加快提升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

2.以海南产业需求为牵引,积极打造市场需要的专业及专业群。

3.以双师素质为核心,着力建设一支“双师”型师资队伍。

4.以养优文化为办学特色,培育历久弥新的传世校风。

5 以学校章程建设为契机,标本兼治,不断提高学院管理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水平。

 

附件:1.海南工商职业学院计分卡

2.海南工商职业学院资源表

3.海南工商职业学院服务贡献表

4.海南工商职业学院政策落实表


附件1 

海南工商职业学院计分卡

院校代码

院校名称

指标

单位

2014

2015

13876

海南工商职业学院

1

就业率

%

89.91

91.40

2

月收入

1807.14

2226.36

3

理工农医类专业相关度

%

63.65

69.35

4

母校满意度

%

88.48

88.76

5

自主创业比例

%

0.74

0.12

6

雇主满意度

%

85.60

81.87

7

专业大类月收入

2064.63

2503.38

“记分卡”系综合衡量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管理评价工具,其关键指标包括:高职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月收入、理工农医类专业相关度、母校满意度和自主创业比例等反映就业数量和质量的指标。所有指标建议选取学生毕业半年后到一年之间某个时点进行调查。

1.“月收入”指包含奖金、提成、住宿、住房公积金等折算成的现金总和。

2.“理工农医类专业相关度”指理工农医类专业的毕业生认为所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相关的比例,分母是本单位调查时理工农医类专业就业的毕业生人数,分子是本单位理工农医类专业的毕业生认为所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相关的毕业生人数。

3.“母校满意度”指本单位高职毕业生对母校表示满意的比例。

4.“雇主满意度”指本省录用当届高职毕业生的单位或部门对录用学生的满意度评价。

5.“专业大类月收入”指按《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规定的各大类高职专业毕业生的人均月收入。该指标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相应大类填写。

6.雇主满意度和专业大类月收入为选填指标,建议有条件的学校和地区可将其纳入“计分卡”。


附件2

海南工商职业学院资源表

院校代码

院校名称

指标

单位

2014

2015

13876

海南工商职业学院

1

生师比

17.89

17.94

2

双师素质专任教师比例

%

63.64

64.00

3

专任教师人均企业实践时间

14.42

16.22

4

企业兼职教师专业课课时占比

%

12.83

13.27

5

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

/

15367.14

5417.37

6

生均校内实践基地使用时间

学时/

104.48

7

生均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实习时间

/

1.21

1.83

“资源表”系反映高职院校基本办学条件的管理评价工具。

1.生师比=在校生数/教师总数。

2.双师素质专任教师比例=双师素质专任教师人数/专任教师数。

3.专任教师人均企业实践时间=校内专任教师行业企业一线工作时间总数/专任教师数。

4.企业兼职教师专业课课时占比=校外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课时总数/专业课课时总数;企业兼职教师专指聘请来校兼课的一线管理、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中的课程分为“纯理论课”(A类)、“实践+理论课”(B类)和“纯实践课”(C类)三种,此处的专业课课时为“纯实践课”(C类)课时与“实践+理论课”(B类)课时之和。

5.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在校生数。学校在公布“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时,请以注释的形式注明学校类别:综合、师范、民族类院校,工科类院校,农林类院校,医学类院校,财经、政法类院校以及体育、艺术类院校等。

6.生均校内实践基地使用时间=校内实践基地校内学年使用学时总数/在校生数。

7.生均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实习时间=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使用时间总数/在校生数。


附件3

海南工商职业学院服务贡献表

 

单位

2014

2015

1

毕业生人数(合计)

1627

其中:就业人数(合计)

1487

毕业生就业去向(以下三种都填,综合不受100%约束)

A类:留在当地就业比例

%

72.69

B类:到中小微企业等基层服务比例

%

97.79

C类:到国家骨干企业就业比例

%

2.08

2

横向技术服务到款额

万元

1.2

4.5

3

纵向技术服务到款额

万元

5.33

5.15

4

技术交易到款额

万元

0

0

5

非学历培训到款额

万元

0

0

6

公益性培训服务

人日

8962.00

1025

 

主要办学经费来源

○省级  ○地市级

○行业或企业   ●其他

“服务贡献表”系反映高职院校服务地方和行业发展的管理评价工具。

1.毕业生就业去向分为三类:A类是毕业生留在当地(按照学校举办方(经费投入方)限定,省级财政投入经费的以省域为“当地”,地级财政投入经费以地级市域为“当地”,以此类推)就业的比例;B类是毕业生到中小微企业[具体标准《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参见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基层服务的比例;C类是学校毕业生到国家骨干企业(主要指中央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就业的比例。各高职院校根据实际需分别填写以上三类,总和不受100%约束。各地在本省质量年报中可汇总分析本省高职院校三个类别的情况。

2.“横向技术服务到款额”指为行业企业提供科研、培训等技术服务已到账的收入。

3.“纵向科研经费到款额”指政府有关部门计划委托项目已到账的收入。

4.“技术交易到款额”指技术转让及技术许可中已经到账的收入。

5.“非学历培训到款额”指为社会进行的非学历性培训已到账的收入。

6.“公益性培训服务”指为社会进行的免费培训的规模


附件4

海南工商职业学院政策落实表

 

 

2015

1

年生均财政拨款水平

0

2

其中:年生均财政专项经费

0

3

教职员工额定编制数

0

在岗教职员工总数

413

4

生均企业实习财政经费补贴

0

5

其中:生均企业实习责任保险补贴

0

6

企业兼职教师人均财政补贴

0

7

专任教师总数

225

专任教师参加省级培训量

人日

6

“落实政策表”系通过院校数据反映政府落实国家发展高职教育政策情况的管理评价工具。

1.“年生均财政拨款水平”:按照《财政部  教育部关于建立完善以改革和绩效为导向的生均拨款制度加快发展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意见》(财教[2014]352号)要求,“年生均财政拨款水平”是指政府收支分类科目“2050305高等职业教育”中,地方财政通过一般公共预算安排用于支持高职院校发展的经费,按全日制高等职业学历教育在校生人数折算的平均水平,包括基本支持和项目支出。

2.“年生均财政专项经费”是指“年生均财政拨款水平”中的专项经费支出。

3.“教职员工额定编制数”指人力资源保障部门核定的学校教职工编制数;“在岗教职员工总数”指学院全部在岗工作的教职员工数,含编制外聘用人员。

4.“生均企业实习财政经费补贴”指用于补贴学生企业实习的财政教育经费,按照实习学生人数折算的平均水平。其中,财政教育经费包括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各级政府征收用于教育的税费,企业办学中的企业拨款,校办产业和社会服务收入用于教育的经费。

5.“生均企业实习责任保险补贴”指用于补贴学生企业实习责任保险的财政教育经费,按照实习学生人数折算的平均水平。

6.“企业兼职教师人均财政补贴”指用于支付企业兼职教师补贴的财政教育经费,按照企业兼职教师人数折算的平均水平。

7.“专任教师参加省级培训量”指学校专任教师参加的省级财政负担的培训项目的总量。

 

 

点击数:1528收藏本页